《七天》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天》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天》读后感1最近,我读了一本叫《七天》的书,它是一本饱含温情,充满悬疑还蕴藏着幻想的书,它的作者是来自马来西亚的许友彬。
本书围绕勇敢的健云,善良的白荷,胆小的晓铃,自私的君顺等主要人物来进行描述的。 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下大雨路面潮湿学生车车轮盘打滑,车子掉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的地底世界。在这个地底世界里有生活在三亿年前但早已被公认为灭绝的总鳍鱼,触摸到了直升机般大小的大蜻蜓,像电视机一样大的榴莲等,健云,白荷等人还发现了罕有的水晶和像各种动物形状的石笋。他们在地底世界中经历了一段曲折而又离奇的历险……他们在椰壳一样的大厅中迷失了方向,有时也会因为找不到出口而陷入绝望,还有一个又一个不解的谜团困扰着他们:穿着欧叔衣服的女鬼,洞穴角落中的半个榴莲和欧叔从不离身的钥匙,为什么白荷身上会突然掉下一块布……最后,历经了千难万阻,他们最终放下恩怨,互相扶助克服了种种险境,在救援队和原住民的帮助下,走出了这个地底世界,与家人团圆,这段历程在他们今后的成长和生活中是永远值得珍藏和怀念的。 健云、白荷等人在困难面前互相帮助,舍己为人,互相团结的做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发扬。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弱小群 ……此处隐藏4523个字……都人都说《第七天》太过黑暗,把社会剖析的太过透彻,但这正是小说的意义啊,用最简单的文字写出最深刻的文章。有人说余华给这本书取名为《第七天》参照的是中国人死后的头七,他的这本书和其它的几部经典长篇小说相比,不足之处显而易见,但我却认为,这本书里说发生的故事却最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大部分事件我们甚至见怪不怪。
生不所致,死所长思。这本书连接了生前和死后的世界,我们用生前的视角去写死后的世界,死后的世界里依然有金钱权力的划分,但从中也有喜悦的分享,为寻见亲人永聚而喜,为死后世界清明和善不再污浊而喜,为得知真相不再误解懵懂而喜。也许社会有种种不公,种种不如意,但生活中总会有阳光温暖我们。
文章用杨飞在人间最后七天的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加入了太多太多有政治暗喻的事件,但如果余华只是写这些事件就结束,那余华便不是余华了,除了这些事件以外,他还写出了这本书得到的提升的关键——人性。而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便是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荒诞不经,冷酷残忍世界里存在的希望——爱。“我”是父亲在铁路上捡到的弃婴,却让父亲为了“我”而抛弃婚姻和自己的后半辈子去扶养“我”长大,“我”的妻子在现实世界里弃“我”而去,却在死后只承认“我”是她的唯一的丈夫,洗发妹并不是真的想要跳楼,她的男友为了给她一个好的墓地而去卖了自己的肾,小餐馆的老板听说了“我”父亲的故事而每次点餐时都多送一个果盘。这一个个的故事,都写出了我们的良心,所以这社会并不是只有黑暗,还有温暖和爱。
《第七天》展示了一个弱肉强食不公平的七天,也写出了乌托邦式的向往生活的七天,余华用大半本书构造了一个人道和平欢乐美满的世界。书很容易看完,合上书,我们开始向往另一个世界,那里人人死而平等——那是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