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读后感

《文心》读后感

时间:2023-06-14 14:16:15
《文心》读后感2篇

《文心》读后感2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心》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心》读后感1

读《文心》,感受很深的一点是两位老先生对于场景描述的画面感非常强,随便举个例子:

“阳光从窗外的柳条间射进来,在沿窗的桌子上、地板上、同学的肩膀上印着繁碎的光影。王先生新修面颊,穿着一件洗涤的很干净的旧绸长衫,斜受着外光站在讲台上。谁望着他就更亲切地感到初秋的爽气。”

读完之后,一副图立马展现在眼前,类似这种“活”的场景描述还有很多。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是作者经年累月对于生活无微不至地观察而磨炼出来的,并不是随便可以写成的。

另外,书中有很多观点对我来说都是耳目一新的。

它强调写作不是生活的点缀,是生活中一个必须的项目。这仿佛和我们普遍的认知不同,尤其在当今社会,能提起笔来写文章的,除了专业工作者恐怕就只有学生了。我以前对写作的认知是,写作能让我静下心来总结和思考,从这种角度来说,写作对于我来说也是必须的。惭愧的是,我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任由好的思路在电光火石间转瞬即逝,如今分析和思考能力变得一塌糊涂。

书中《题目与内容》这一节,指出应该先有内容后有题目。读到这里时我感触颇深,也许我们被学生时代的作文课训练习惯了,习惯于老师出一 ……此处隐藏1098个字……意做的,不仅因为学校的作业量已经不少,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样的文段不易读懂,使孩子造成畏难情绪。我们往往更重视孩子在数学上的畏难情绪,而忽视了语文的学习其实也有畏难情绪。

文中的乐华和大文是用功的孩子,预习课文、生字查明,可仍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地方。于是他们相互提问,“‘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一株也是枣树’,你懂得吗?为什么要这么说?”这是学习中的理想状态,试想我们的孩子在平常作业中,自己怎么可能有这样的预习方式,大多是生字查明,能想的地方想一想,想不明白的搁置起来。不懂的问题堆积越来越多,但又不会像数学题那样对错分明地展示出来让人着急,到了让人着急的时候,他便说“最难好学的是语文”了。所以语文预习至关重要,切忌敷衍,如能做得更充分,便能先声夺人,增强学习信心。

“字是个个认识的,连结起来竟会看不明白”是语文学习中最尴尬的情况。书中借枚叔的口告诉我们,初中开始所学的文章大多是富含哲理的名人名篇,这些文章写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教学,而是讲述作者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入初中伴随语文学习难度的提升,读后感总会有这样不适应的时期,看来,我得鼓励女儿放下包袱,慢慢来!就像枚叔鼓励乐华和大文:古时候的小孩儿更不幸,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读着四书五经,被逼着成为圣人贤人呢,你们还只是要做大人古人而已!

要做大人和古人,总用自己的经验去观察事物总是不够的。同样的景物,试着与作者对比想想自己看到同样事物时的感受,比较一下其中的差异,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风格去感受作者的“内部经验”,感受从文字里去积累经验、学习经验的方法,从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

枚叔最后说了一句话,值得教孩子们铭记:“趁早把思考力、想象力练习到水平线的程度,将来才不至于落伍”!

《《文心》读后感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