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学反思

种群的特征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21 14:16:23
种群的特征教学反思

种群的特征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种群的特征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种群的特征教学反思1

本节课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对种群的概念、种群的几个特征掌握较好,对宏观生物学--生态学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如下几个地方感觉还好,个人认为值得保留。

1.对相关内容的导入较好,如通过熊猫数量和老鼠数量的增长情况对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导入,通过中山市今年来人口的增长对迁入率和迁移率的导入,较贴近生活,容易理解。

2.讲练结合。如讲完种群的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之后,通过简单的练习,让学生思考在这三种情况下,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以及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如何。

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最后在总结的时候,所给题目难度可以有一定的提升。

2.种群的性别比例之一--性别比例,所占时间偏长,可以稍作删减。因为这部分内容虽然有趣,也可以提高课堂气氛,对前后所讲内容起一个缓冲和调节的作用,但毕竟较简单,理解难度不大,而且也不是重点,所以可以稍作删减。

3.最后总结后的练习,可以给学生更多一点的时间去思考,让学生更多的参与。

种群特征第二课时种群密度调查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课前进行了植物种群密度的实地调查,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参与了从器材准备到得出数据的全过程。既体验了调查中的.方法技巧,又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并养成了规范操作、细致谨慎的习惯,最后在汇报总结时,锻炼了总结汇总、大胆表达的能力。总之,这次的课程安排对学生的提升很大。在以后的课程中有条件应该多开展此类活动,避免纸上谈兵;

2、在开展活动时,限制因素非常多,应避繁就简,以体验为主。但注意最后因给学生讲明不科学的地方。应把遇到的问题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一起解决;

3、如有可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在真正的野外开展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再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应在学生讲解时帮助补充,但以不打断学生思路为标准。

5、知识点还应落实到课本上、笔记上、练习上,应提醒学生做笔记,并且补充相关的习题。

种群的特征教学反思2

《种群的特征》这节课讲授完毕后给我的感受就是有很大的挫败感。想想自己备课时间长达一星期,期间上网看了几位老师的视频教学,再加上自己还在另外一个班试讲过一遍。但是,在正式上场时却还是不尽如人意,总体上感觉是很失败的。

1、标志重捕法的讲解:

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书上介绍了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两种方法,但在我备课时发现如果两种方法都讲,一节课的时间根本不够,于是将本节课分成2课时,第二课时重点讲解标志重捕法。对于这种调查方法的讲解,我的讲授方法参考了网上视频中一位老师的做法:抓黄豆。但在这个环节,由于自己考虑不够周到,本想让学生体验标志重捕法的过程和该方法得到的结果的可信度,可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细节方面没注意(比如换人抓取之前应当将黄豆摇匀),导致结果偏差很大,没有说服力。

2、时间安排:

本节课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太少,原先设想的方案在正式讲课中都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本想让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讲授为辅,可是做完抓黄豆的实验后,发现时间不够了,就缩减学生看书的时间,自己为了赶进度,加快了讲课速度,但即使这样最后也还是没有按时下课,弄得自己很狼狈。

课后对于这节课内容上的处理,我与组上其他老师讨论后一直觉得以后这样处理更好:仍然分成2个课时讲授,一种方案是第1课时只讲调查种群密度的2种方法,即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重点让学生得到有关实验技能方面的训练;第2课时再学习其他几种种群的特征;另一种方案是第1课时仍然先处理样方法的有关内容,第2课时先让学生自学其他几种种群的特征,老师再总结,时间大概20分钟,后半节课重点学习标志重捕法,可以开展与学生的互动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我还是在这次公开课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看到了自己在讲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不足,今后我还得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种群的特征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