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1确定好要讲《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之后,便听到刘丽老师说去年栾艳芹老师讲的也是这一课,效果非常好,于是便感觉心里有了不小的压力。由于时间比较充裕,为了讲好这一课,又读了一遍《城南旧事》,把闫学老师讲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也就是《城南旧事》的后记部分的课堂实录看了好几遍。有了《城南旧事》的整体印象后,才开始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在对课文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后,又上网搜到了不少关于这一节课的教案和教学设计,经过比较鉴别,觉得这一课的难点不应该主要放在体味父爱上,而是该放在父亲言传身教中,英子长大了一问题上。这样就把教学目标确立为:1、朗读课文,抓住线索,理清思路。2、探究作者对长大的思考,感悟至爱亲情。目标已定,接下来的教学思路就已明晰。
一、“华”即“花”,导新课
在上课前我就开始播放影片《城南旧事》中《送别》的歌曲,来营造与课文内容相融的淡淡的忧伤氛围。由解“花”字来导入,上课前在黑板上写上“华”由甲骨文、金文到篆书、楷书、简化字的变化,明确古代“华”即是“花”。《诗经》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现在还有成语: ……此处隐藏31144个字……把此文当作学生学习小说的启蒙课,以美点欣赏带动学生探究?即使全是老师分析给学生听,做个启蒙的例子也不赖呀。
【教学步骤】
一、反复朗读课文,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二、美点欣赏与探究
有人说林海音的小说“技巧完美”,你能针对本文作一点美点欣赏与探究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适时用问题将探究引向深入,可明确如下一些角度:
一语双关的文题──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禀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插叙的手法──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双线并行的结构──一是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二是毕业典礼,两线相互辉映,既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又使两个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辉。
圆熟的过渡──课文有回忆有现实,但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因此内容丰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零乱。
巧妙的暗示──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但文中处处有伏笔,事事有照应,沉郁的氛围和丧父的伤痛一直笼罩着全文。
凝练的语言──文中有简洁而富哲理的话语,有生动而传情的语词。
鲜活的形象──文章虽不是以写人为主,但人物性格都非常鲜明,妈妈温柔慈爱,爸爸性情质朴、充满爱心,“我”聪明懂事、惹人喜爱、卓尔不群。
三、知识小结与迁移训练
小结小说欣赏相关知识。
《城南旧事》部分篇章赏析。
(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观看电影《城南旧事》)
【资料整合平台】
1、作者简介(见《教师教学用书》)
2、练笔借鉴:任真妮《长大的感觉真好》(见《作文通讯》200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