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作文 > 体裁作文

《南渡》读后感

时间:2023-03-20 09:50:33
《南渡》读后感6篇

《南渡》读后感6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南渡》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南渡》读后感1

《南渡北归》一共有三部,分别是《南渡》《北归》《离别》

第一部《南渡》是故事的起源。在烽火连天,战火纷飞的那个时代,众多知识分子纷纷离家,他们带着厚重的书籍躲避纷飞的子弹,在家人奄奄一息之时拒绝敌人的糖衣炮弹。他们都是剑桥,哈佛毕业的高材生,但他们没有为了自身,辗转自身他乡,而是回到自己饱受摧残的祖国,与祖国共存亡。日本人说:要想彻底征服中国,光是占领他们的领土、城市、财产是不够的,必须在精神上征服。所以,日本人所征服中国的第一件事就是炸毁南开大学,随着日军攻击,南开已成为一片废墟,清华成为军营,学校被日本人所占领,但这双重打击,并没有让中国人民气馁,他们鼓起士气,走过三千五百里,从北平长沙到昆明,再从昆明到四川,一步一步,一天一天,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中国这片宽阔的土地。西南联大,史上最辉煌的学校,南开校长张伯苓,清华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组成了校董事会。陈寅格,傅斯年,金岳霖等组成了最豪华的老师阵容,二这个学校也诞生了许多让世界瞩目的人才:汪曾祺、李政道、杨振宁等。但是,这所学校却只有茅草盖顶的校舍和寄人篱下的悲情。

这本书有很多让人动情的故事: ……此处隐藏2749个字……依然有不少感触。从此看出凡刘老推荐的无不是好书,奈何时间紧迫,无法细读,只能日后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当我们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第一个感想便是这本书好难读。许多关于大师的琐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现在这本书上。让人应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细节铺天盖地地捐过来,的确让人喘不过气。

但当我略读完第一本后,又翻过来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一切却又似乎明澈了起来。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东西,清华的四大导师,鲁迅一派与胡适一派的纷争,西南联合大学的出现。无不是这个时代才会出现的事件。这本书总体的时间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文中讲了许多在这个时期各个大师做的事情以及贡献,但我发现当作者再讲关于大师们的学位时却鲜有人是真正的“海龟”,许多大师在出国留学时都没有拿到学位,不是说大师们拿不到,而是大师们根本没有时间或者那个心思。

很多大师出国留学只是为了知识,学到了知识便又去学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学位,并不是说大师们半途而废,只是因为他们想更早的回到祖国加以报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时间将国外的知识学到手,仅此而已。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很多人也许不理解,不是还有句话吗?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强,怎么会没有大师呢?其实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所谓”大师”是指这个时代特有的人物,他们是必须在这个时代的影响下才会出现的伟大人物,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也有我们这一代的大师,但是那些大师他们活在过去,给过去的人们乃至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连现在都有它们的影响。谁敢说自己的语文课本上没有鲁迅先生的足迹,谁敢说北大的校园没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会有现在的辉煌?都不可能,他们是那一个时代的大师,是存在于人们心里的大师,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南渡》读后感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