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妈猫爸观后感4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虎妈猫爸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虎妈猫爸观后感1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聚焦了“幼升小择校”、“隔代教育”、“兴趣班”、“早教”等社会热点,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教育理念的差异和思想的碰撞,诠释了新时代年轻父母的育儿心经,剧中对孩子教育的冲突也直接折射出现实。看过笑过之后,不免有所反思: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快乐教育,最关键的是尊重孩子、保持夫妻的一致性。
倡导精英教育的“虎妈”毕胜男认为“上好小学=上好中学=上好大学=找好工作=过上幸福生活她为了女儿的择校和教育不惜换房、辞职。这让我想起当初为儿子择校、购房的情景,求人的尴尬、还贷的艰辛,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才能亲身体会到。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孩子都有这样的过程,开始出生时有很多梦想,希望孩子上一个好学校、有一个好成绩,慢慢我们的期望就会降温。我们期望孩子能够正常毕业、升学、就业,将来能够成家、生儿育女、生活稳定、工作稳定,再后来,我们关注的是他们身体的健康、家庭的和谐……如此看来,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的时候谁站在第一排、第二排根本不重要,庆幸的是我不像毕胜男那样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你们杜一诺怎么回回考第一?”“我们家杜一 ……此处隐藏2239个字……借口去拆散一个家;生活中更有这么多的家长陷入到若干个专家说中,不知道该如何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我常常说童年只有一个,我也总说牵系家的不应该是亲,而应该是情,亲是骨血相连,是用来牵绊的,情是彼此的相知,是用心来体谅的。尤其是作为父母,要做的不是仗着亲去支配或是掌控你孩子的人生,而是要用情去了解你孩子的需求,去知晓什么是对她最好的,帮助她让她的能力得到最大的爆发。所以,你不能以你的经验,以你认为对的去要求你的孩子,而是应该低下头去倾听你孩子的想法,观察ta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所谓的专家说是很有必要去听的,因为他们手上的切实的数据的确是来自于生活中,是对大多数人适用的,但是搬到你孩子身上的时候,你要看到与孩子身上的契合点,不能是完全照搬,否则你不是在养孩子,而是在复制一个机器而已,并且这个机器也会被你复制得面目全非。在《虎妈猫爸》中的赵薇迷失在自己爸爸、狼爸和海外专家的教育理念中,一个个试过去的结果就是自己的孩子得了儿童忧郁症。不是这些理念不对,他们各有各的道理,如果碰到对的人都能达到好的效果。爸爸造就了一个虎妈,狼爸也教出了一个很杜一诺,海外专家也给很多家长孩子带去了很多开心的学习生活经历。但是对于茜茜来说,对于一个家庭教育观念不一致的茜茜来说,这些都不对,生搬硬套下来不仅累了家人,更是苦了孩子。
但是万幸的是,虎妈一直有反思,敢于承认面对自己教育的失败,并且每次都积极地从失败中尝试一种另外一种方式,希望这种方式适合女儿的教育,所以,最终虎妈找到了适合女儿教育的方式,和女儿做到像朋友一样一起成长。我也一直认为,家庭中最好的教育专家就是妈妈,妈妈是最应该了解孩子,知道孩子发育需要的一个人,也唯有妈妈才心甘情愿地愿意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任何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