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1看完《感动中国》的节目,好多同学都感动的哭了,我也不例外。看完这个节目最大感触是我更加理解了那句名言“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是啊!既然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要懂得珍惜生命。在某种意义上说,生比死更难,因为死,只需要一时的勇气,而生,却要一世的胆识。生命中的一切痛苦、一切风雨、一切成败,都需要我们勇敢面对,勇敢的承担。我们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永远不要怀疑生命本身不可替代的价值!生命的存在就是表明自己的真实存在,表现得生与死不同,生活其实是一种真实的感受。说到生命,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触,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合,人们都在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生命的真谛。
钱学森——1939,钱学森冲破阻力,从美国留学归来,一直从事火箭研究为中国的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让中国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这位中国导弹之父给中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了一生。在他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对国家的关心,忠心,还有无私的奉献。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他以率直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 ……此处隐藏7155个字……”,最终在医院因肺栓塞而抢救无效离世。如果说王峰第一次冲入火海救妻儿是亲情使然,第二次冲入火海救老师和学生是责任使然,那么第三次冲入火海救邻居和其他人就是其淳朴善良、侠肝义胆的人性光辉,正如颁奖词所言:他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他高贵的灵魂浴火涅,他在人们心中永生。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虽有助于社会的正常运作和推动经济发展,但同时也需要有一种能够打动人们的精神力量,需要有一种能根植于人类灵魂的道德力量,需要有一种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立志进取、永不过时的榜样力量,来与时俱进地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传递正能量,而《感动中国》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具备这样的力量。他们或是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或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亦或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他们用行动书写着属于国人的风骨和骄傲,他们的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们是民族精神的脊梁,也是人生价值的导向。
面对繁华与纷繁,《感动中国》让我们能静下心来思考,“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怎样去做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我想,每个人都能从感动中国中找到答案,《感动中国》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有一天它要长成参天大树,且枝繁叶茂。
这个社会需要家国情怀,需要真善美,岁月静好只因有榜样前行。《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每一个人物都是在社会上竖起一个学习道德、崇尚道德的时代标杆,都是在弘扬一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许我们一生都无法感动中国,但一定要做到问心无愧,无论我们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或风光,或平庸。《感动中国》每一次都会泪流满面,感动满怀。每一次结束的时候,我们都会收获许多感动,而每一年将要开始的时候,我们期待感动已经在路。20xx,砥砺前行,向榜样致敬!